選店面「5要5不」心法:
1要--首選面小巷子邊間:黃金店面不見得是最好的投資標的,因為成本相對高,租金報酬率相對下降。因此最好選擇面臨主要幹道上,分岔其他小路或巷子的邊間或三角窗店面,價格便宜很多,但是租相也不差,兩相權衡下,報酬率會比較突出。
1不--大馬路正三角窗投報低:因價格最貴,因此投報率低,且增值空間受限。
2要--挑高1樓店面最優:選店面要計較的是「使用坪數」,而非權狀坪數,因此使用坪數愈多愈好,最好的選擇是1樓挑高、有夾層使用的店面,可以多創造出約2/3的使用空間,放大使用效益。
2不--別碰透天厝店面,2、3樓恐閒置:中南部有許多透天型店面,只有1樓能做店面使用,2、3樓轉租不易,因為自住型租客不喜歡住在營業店面樓上;小型公司則不會選擇太吵雜的商圈環境。
3要--店面寬、深度比至少1:1.5,有騎樓更好:店面寬度至少要3米以上,深度最好4.5米以上。面寬太窄,店面小,很容易被開車族與機車族忽 略,只能做過路客生意。即使只做過路客生意,也要有騎樓才行得通,曾鑑垣提醒,有騎樓的店面能給消費者一個「緩衝觀察」空間,而不會有必須進到店面才能知 道在賣什麼的購物壓力。另外要注意,騎樓必須能跟左右店家互通串聯,保持動線流暢,要避免有些店家堆積雜物,影響過路客的動線。
3不--狹長型店面,影響空間舒適感:如果是一樣的使用面積,就要避免面窄、但深度很深的狹長型店面,這種店面的業態也很有限,如果租給餐飲業,也不易創造出空間舒適感,影響來客意願。
4要--店面前路寬10~15米最佳:馬路愈大、愈是車水馬龍的臨路店面愈值得考慮?那可不一定,若馬路太大,過客都是開車通過,不易停留。因此,馬路寬10~15米最佳,如果臨人行道,或有機車或是汽車的停車格更佳。
4不--馬路有安全島、單行道不考慮:如果符合10~15米的路寬,但馬路中間有分隔島或安全島也不要考慮,這是方便對面車道的開車族或機車族可穿越馬路到對面消費,而不需大費周章找地方迴轉。另外,單行道的店面因為效益受限,也不必考慮。
5要--在高雄,每坪單價30萬以下、總價不超過2,000萬的店面最值得考慮:即使口袋深度夠,想投資店面,也不是愈大愈好,而是要站在「收益」 為出發點,選擇能創造最大效益的店面。以高雄為例,曾鑑垣建議選擇中古店面,每坪單價約20幾萬元最佳,建坪約60~100坪最理想。
5不--在高雄,總價超過3,000萬不考慮:若想提高店面租金報酬率,就應該選擇中古店面。比起大台北,高雄房價偏低,3,000萬元以上的店面除非是新成屋,或是至少有上百坪以上的中古店面。前者總價太高,租金報酬率過低;後者坪數太大,出租業態受限,不好出租。
如果符合上述的條件,再來該如何進一步評估值不值得投資?以下評估養店面的3重點:
重點1》優先考慮 業態,服務型優於商品型:店面可分成2大業態,一種是服務型店家,例如電信業、超商、髮廊、SPA業者等;另一種是商品型業態,例如早餐店、餐飲業。服務 型店家優於商品型,原因是服務型店家環境整潔,這對房屋環境就是一大加分,商品型業態則較難維持環境整潔,且因為競爭者多,流動率高。
重點2》租金求穩不求高:想收租,寧願租金低一點但收租穩定,也不要高租金,若一年裡面有好幾個月都在招商,可能開了又倒,倒了又開,租客來來去去,對房價更不利。
重點3》避免租給特種行業:若同一間店面,八大行業願意以每月15萬元的代價租下,但某超商則是每月租金10萬元,租金相差5萬元,該選哪一個?
曾鑑垣會選「超商」。因為有不少行業都不願與八大行業為鄰,即使高價出租了,但是兩側的店面有可能租約到期就搬遷,又招不到新租客,導致空置率提升,即使八大行業的生意興隆,萬一未來想要轉賣,買方也會因為周遭店面空置率高為由來殺價,有可能贏了租金、賠上差價。
1 Comments:
I think this article is very useful and knowledgeable. It is informative and educational one as well. I will pass this down to my friends. Thanks author. I’ll come back to your blog next post.
Hue City Tour by Jeep
Phong Nha Pioneer Travel
Central Vietnam Package Tour
Viet Tours
My Son Tours
Hoi An Eco Tour
Post a Comment
<< Home